坚定教育根本 改革教育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教育随笔   时间:2025-03-25 16:31   收藏   打印

时间:2025-03-25 16:31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基石,更加是国家战略竞争、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坚定教育根本

  教育有法亦有根。教育之根,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守护的教育的目标、本质与规律。教育工作者的最终任务就是矢志不渝地坚守教育之根本。

  教育之根:立德树人。孔子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将道德修养置于首位。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知识传授需服务于品格塑造。党的十九大报告亦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教育方法、内容等在如何变化,但教育之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如磐石、不可改变。这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教育者必须坚守的底线。新时代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科技的较量,更是文化软实力与价值观的博弈。未来的百年大计、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建设者前赴后继。

  教育之本:用爱育人。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安全感与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同伴或家庭的爱时,他们更敢于提问和探索未知。“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格、激发潜能和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动力。“爱”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表达,还是学生自信的源泉,更是构建学生健康学习生态的基石。教育工作者拥有大爱之心,才能对教育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真情,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幸福的教育人生。

  改革教育模式

  国际机遇,不断加持。当前,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放眼世界,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世界多极化正在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聚焦国内,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如此时代背景的加持下,党和国家对科学知识、新型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当前教育模式培养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新科技人才,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或模式的优化或改革已迫在眉睫。

  国内社会,日新月异。过去几十年,我国紧跟时代步伐与国际潮流,着力于打造强有力的工业化社会,为应对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国家致力于培养各行各业的产业化工人和技术性人才,于是,一批又一批高密度、高素质、强执行力的人才应运而生,创造了我国工业化社会经济腾飞的神话。然而时代正在快速且不停地变迁,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甚至已经跨入了AI时代的大门。

  目前,我国乃至全球产业链正处于重构的关键时期,新能源科技、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低技能岗位正逐步被自动化技术所替代,部分新兴产业甚至面临人才短缺的境遇,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体系的深度对接和人才培养的精准发力。

  重视科技 不断创新

  科技,于国而言,既是重器又是利器。当前,大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科技,即科技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创新是保障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为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2018年震惊国内外的华为孟晚舟事件,归根结底,是中美创新科技的博弈。华为,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杰出代表,中国高新科技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近几年来,在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让美国感受到危机的来临。为了阻断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层出不穷地采取各种手段对华为等民族企业极限施压和技术封锁。面对外界的围追堵截,华为始终不屈服不妥协,“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以孤勇者的姿态在技术无人区持续探索、创新自强。最终,傲然突破技术壁垒,取得里程碑式的胜利。如今,华为早已带着先进的5G技术、鸿蒙操作系统和折叠屏技术,向世界递出骄傲的科技名片。孟晚舟事件让国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科技自立、不断创新,把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牢牢握在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华为的逆风翻盘,更充分说明了矢志创新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历史必然,是中国惊艳世界的一眸。(刘芳玲)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红色黑板报”主题创作活动

马鞍山市南山小学开展燃气安全培训活动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2025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