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2022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6名成员从淮水之滨出发,怀揣着期许与热情,踏上了前往西部支教的列车,翻山越岭,来到白龙江畔,在支教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一年来,支教团成员始终坚持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投身当地教育帮扶和志愿服务,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
安徽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团支部自从组建以来,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他们认为只有将党的政治理论“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在志愿实践中做到“外化于行”。他们秉持着“支教一年,自教一生”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坚持不懈从理论知识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抓住专项培训机会,开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青马精英”训练营、“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先锋”专题学习、“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五四青年节主题学习等思想理论学习30余次。
深耕三尺讲台,落实立德树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分为3个小组,分别前往东江初级中学、武都实验中学及武都区城关中学进行教学工作。成员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开展了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一年来,支教团6名成员承担了英语、数学、生物等6个科目的教学工作,覆盖了3所学校的初高中部共25个班级,所授学生1000余人,团队全年累计授课总课时近2400课时,教学时长超1800小时。
为上好每一节课,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课堂知识,支教团成员积极与课题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参加学科教研组组织的每周教学研讨会,认真听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累计参与课题组教研会超20次。在学校和课题组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支教团成员不断提升课堂引领力,将“学科思政”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致力于打造“有乐趣、有内涵、有价值”的课堂模式。
圆梦“第二课堂”,坚持“五育并举”
在“双减”背景下,支教团志愿者们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帮扶新模式,聚焦思想引领、文化熏陶、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领域,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疫情期间,支教团多次结合身边时事热点对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国家宪法日线上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扬优秀传统,正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元化授课的方式,并充分将所用内容融入班会,累计开展主题班会十余次,如:“以青春之光奔赴党的二十大之约”“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一二·九运动”“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等。
5月初,安徽理工大学支教团联合美丽中国甘肃支教项目团队,在支教服务地开展“走好当下,领跑未来”励志主题宣讲活动,针对同学们在学习成长和专业选择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帮助学生们走出当下的迷茫。此外,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真情接力,24届和25届成员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初级中学开展“云课堂”线上联动,为武都区初级中学七年级的50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的云端科普课,助力同学们全面发展。
投身志愿服务,培育文明新风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秉持“支教初心”,遵循“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主动在疫情是期间承担疫情防控的各项志愿工作,组织核酸检测、给学生做心理辅导;积极与武都区公益机构联系,联合了开展“益苗计划”、“光明护眼计划”公益活动,进行了眼部健康知识科普宣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近视的危害,呼吁学生们要注重正确读写姿势健康知识,提高自觉爱眼护眼保护视力意识,养成主动爱眼护眼的行为习惯;开展“益苗计划”绘画包活动,为学生们准备了绘画本、彩绘笔、马克笔等多种绘画工具并带领学生们开展了一堂生动丰富的写真课;开展了“我想和你说”淮南-陇南学子互通信件活动,架起了相距1500公里两地学生的沟通桥梁;利用学校筹集的善款开展图书捐赠活动,捐赠书籍近150册。一年来,支教团组织或参与公益志愿服务近百次,始终坚守在西部,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过一年的支教工作,安徽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得到了当地各界的认可。6名支教团成员均获“陇南市武都区支教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其中,戴政宏被评为“2022年武都区优秀共青团员”,陈云龙被评为“2022年城关中学优秀教师”,任艳和宋雨露被评为“东江初级中学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及“东江初级中学优秀支教教师”。
今夏,安徽理工大学25届研究生支教团即将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接续前往武都区开展支教服务,他们用青春践行着朴实的誓言,用爱心挑起三尺讲台,用梦想照进山村孩子们的笑脸,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的西部地区,将实践育人的任务融入时代背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基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朱杏杏)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