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呼应地方需求 回应产业发展 写实产教融合大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普通高校   时间:2023-11-16 12:06   收藏   打印

时间:2023-11-16 12:06  

  对韦啸而言,这是一次全新体验。

  整整一个学期,韦啸没有教学任务。这期间,她暂时脱离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身份,转而变身一家网络公司的普通职员。固然有着艺术设计的理论功底,但面对实战化的游戏建模,韦啸坦言,课堂与实践的融通之路,任重道远。

  然而,即便这次“从业”经历稍显短暂,依然涤荡了这位站了5年讲台的教师教育理念:“之前教的多是基础性的理论,但对于终究要走向岗位的学生来说,方向或许更为重要。”

  事实上,韦啸脱产“上岗”的试水,也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新尝试。而这种尝试背后,也折射出该校坚定推进学科专业结构改革的路径——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LOCAL1699257286326HFZIVLO2GL.jpg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鼓山校区校园风景。合职院供图

  链上“产业集群”,布局“专业集群”

  优化,再优化。

  “今年,我们学校招生专业已经从58个压缩到了46个,到2025年要把专业数量控制在40个左右。”日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窦红平接受采访时表示。

  专业为何优化,怎么优化?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有着深层次思考。思考的基点源于合肥乃至安徽的重点产业或产业链。

  事实上,作为合肥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高职院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早已从缘产业建专业的实践中尝到“甜头”。

  “甜头”映射出一组数据:从2020年起,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6%,留肥率近六成。学校连续三年获省级激励或表扬。

LOCAL1699257333081DUNV1K1PWY.jpg

合肥市十二条产业链与合职院开设专业对应情况一览表。合职院供图

  而对合肥而言,城市产业的进阶,同样离不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才支撑。 一组被津津乐道的数据是,近10年来,合肥平均每年新增人口约20万人,其中中职留肥毕业生约1万人,高职留肥毕业生约6万人,这意味着,每新增3人中就有一名是职业院校毕业生。

  “我们要‘依托产业办专业 办好专业促就业’,通俗地讲,就是合肥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学校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地去培养。”谈到学院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杰才这样说道。

  简言之,就是从需求出发,以“产业集群”布局“专业集群”。

  例如,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等主导产业的布局,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打破汽车工程学院、信息传媒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专业壁垒,组建新能源汽车高水平专业群。同样,围绕合肥大健康领域人才的短缺,学院与合肥市民政局共同组建合肥民政学院,打造重点服务智慧养老领域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等。

LOCAL1699257386518VB026TB1OJ.jpg

合肥市民政局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地共建合肥民政学院。合职院供图

  “每个专业群设置3至5个专业,每个专业群有一个核心依托专业,在资源配置时给予有限保障。”窦红平说,当然,这些专业也并非“铁饭碗”,学院从招生录取、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成果等考核指标,建立年度量化评分机制,每年进行具体的优化调整方案,实现专业设置动态调整。

  据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规划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八大专业群。八大专业群共设置约40个专业。而根据规划,到2025年,学院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数占比、招生计划数占比两项关键指标均超过70%,每年毕业生留肥率达到60%。

LOCAL1699257436065OV35HTG243.png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蔚来班”开班典礼。人民网 王锐摄

  引入“赛马机制”,打造样板产业学院

  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已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风口。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也日渐明晰。 融合的结晶之一便是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的产业学院。

  这是产业与教育发展的共同默契,也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层次牵手。

  近年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先打样,再推广”原则,依托专业群组建产业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9月21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行5人前往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洽谈共建产业学院。双方提出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并在产业学院“建设框架、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达成一致。

  据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将对标深职大的排名前三的产业学院模式进行平行移植,打造3个样板产业学院:与蔚来汽车共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与自动化企业联盟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而此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展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围绕产业角度,致力于打造政府、企业、学校联合的“中德”示范性基地。

  截至目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已申报了7个特色产业学院。今后,该校还将引进考评体系,引入“赛马机制”,对产业学院进行年度考核,逐步构建产业学院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实现专业的升级,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一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由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学校,依托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大讯飞为牵头企业,联合市直有关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共同成立了“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将积极探索“城市出卷、院校答卷、产业阅卷”的产教城互融共生的新路径。

  借鉴OBE理念,构建人才培养全链路

  职业教育是一场以人才培养为终点的教育工程。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紧扣这一目标,借鉴OBE理念,推进人才培养全链路运行与管理。

  作为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OBE理念旨在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群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各专业(群)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共同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要确保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四个‘有效支撑’。”窦红平介绍,即培养规格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课程体系对培养规格的支撑、课程目标对课程体系的支撑、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过程衔接贯通,使人才培养方案能有效落实、可诊断可分析、并得到持续改进。

LOCAL16992575186449B05T9ERCM.jpg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合职院供图

  而事实上,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也牢牢把准了人才培养的教育逻辑。

  这一点在该校通过校企“六个共同”建设产业学院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共同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共同开发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推进继续教育和社会化培训服务。

  “今后,我们学校还将有更多的老师和韦啸一样,脱产到一线去学习。”采访中,窦红平表示。“我也希望今后能多到企业去,融通教学与实践,将更符合产业需求,契合市场需要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这不只是韦啸教学经验的再造,也是合职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共识。 ( 陶伟 杨璨)



来源:人民网 编辑: 陈娉娉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