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至21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要求,在“世界水日”来临之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利工程技术分会副会长、全国科技志愿者先进典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普中国”专家李贵宝参加了皖江工学院组织的水科普活动。皖江工学院、雨山实验学校、马鞍山博望中学、师苑小学等全市四所大中小学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皖江工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郑蒲港校区管委会协办。

活动期间,李贵宝教授深入皖江工学院、雨山实验学校、博望中学、师苑小学等四所大中小学,分别以“向水学习 努力奋斗”“护好大水 喝好小水”“做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传播者”为主题,为一千多名青少年开展水科普宣讲。宣讲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活动氛围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
活动中,雨山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还前往皖江工学院国家级水情教育科普基地,进行现场沉浸式实践学习。水利工程学院的专家和老师们亲自组织开展讲解活动,小学生们纷纷反馈,自己不仅学到了水知识,纠正了以往对水的认知偏差,这些收获还将对自身未来的涉水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上述两个不同层次的水科普活动,均达成了预期目标 。

据悉,此次活动是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水文化与思政课耦合机制研究”“水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 等教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历经三年的教改实践,学院以思政课教学为依托,将水知识、水文化、水历史等水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成效显著。通过对2040名参与教改的学生抽样问卷调查发现:近90%的学生表示掌握了日常生活中所欠缺的水相关知识;95%的学生称这改变了自己与水相处的方式;85%的学生不仅承诺自身会更加节约用水,还打算带动身边亲人朋友护水、爱水;94%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思政课更有趣,体验感更强;81%的学生表示,水知识融入思政课教学,让理论变得具象化,使其深刻体会到理论的重大意义。
水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水价值观,规范了学生的涉水行为,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更达成了水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双重目标。皖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水利工程学院积极携手,借助马鞍山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综合体的平台优势,将这一成功的实践教育模式推广到全市大中小学。为满足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后续将围绕同一主题,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方案,持续致力于实现 “大中小一体化” 的教育目标。

-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红色黑板报”主题创作活动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
-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