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子将缠花技艺融入小学课堂 助力非遗再传承

安庆师范大学学子将缠花技艺融入小学课堂 助力非遗再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普通高校   时间:2025-03-31 16:02   收藏   打印

  当传承千年的非遗缠花技艺邂逅童趣课堂,传统与现代展开跨时空对话。3月24日,安庆师范大学“栩栩若生”非遗缠花设计工作室七名成员带着传统缠花技艺走进安庆市人民路小学,通过“指尖课堂”,让缠花技艺在54名学生手中“绽放”。

  釉色缠花发饰、古法缠丝团扇、立体缠花画作……各式各样的缠花艺术作品一经亮相,便瞬间吸引了在场学生的目光。“原来缠花这么有意思!”二年级(3)班的谢奕恒感叹,《登上月球》立体缠花画中的宇航员活灵活现,珍珠星球和云雾背景相结合,就像把宇宙搬进了教室一般。

  “缠花是一种很漂亮的手工艺品,就像用丝线在小小的模型上‘画画’一样。”课堂中,活动负责人、小学教育专业2022(3)班的危思琦化身为“小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缠花技艺的发展历程与制作方法娓娓道来。为了加强记忆,现场还设置了知识竞答环节,每当“小老师”抛出新问题,学生们都竞相抢答,课堂秒变非遗知识“竞技场”。

  铜丝在素白纸模上蜿蜒出花瓣的弧度,指尖轻捻丝线,将丝线层层交叠,一朵绽放的“缠花”跃然出现于手中,二年级(3)班的潮志勤按捺不住尝试制作的心情,模仿着“小老师”的制作手法,制作出一朵“桃花”缠花。 “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非遗技艺。”潮志勤分享,早在以前,她就尝试过制作漆扇,经过这一次的缠花,更加深了她对非遗技艺的了解与热爱。

  早在半月前,危思琦就在思考着两个难题,“如何将缠花发展史浓缩成浅显易懂的语言?”“怎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经过反复推敲教学方案,危思琦最终确定以“故事+实操”的“沉浸式”教学,带领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

  除此次“缠花课堂”外,“栩栩若生”非遗缠花设计工作室还多次创新缠花技艺传承新路径,搭建学习非遗新平台。将非遗“扎根”校园,“送入”社区,以“面向人人”为口号,在校内外的湖畔艺术节、青年文创市集、“皖美年华”非遗展演等活动中多次面向大众宣传缠花技艺,助力非遗技艺“年轻化”,推动非遗技艺活态发展。

  (符钟宇/文、陈瑶瑶/图)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红色黑板报”主题创作活动

淮北市双龙实验小学党支部组织开展“行...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2025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