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太阳志愿者服务团前往安庆市金怡民族养老院、依泽小学及独秀园三大实践基地,开展爱心敬老、创意纸扇、红色文化朗诵系列活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精神风貌。
活动当日清晨,30名志愿者携带牛奶、水果等慰问品抵达养老院。志愿者跟随工作人员的指引,分组前往老人的住处,并了解到老人的起居情况。志愿者们向老人问好后将带来的牛奶水果等物品分发给老人们。
随后,志愿者陪同老人一起聊天。在与志愿者的聊天过程中,张起鹏老人不禁感慨道:“大学生好啊,你们是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在上午时分,志愿者陪同老人一起前往庭院晒太阳。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了剪指甲、聊天等贴心服务。除此之外,志愿者还自发为老人表演节目。在志愿者与老人的交谈中,曾经担任过会计的张赵鹏老人与志愿者们分享人生经历,勉励青年学子把握时代机遇,不负党和国家。接着,志愿者带领老人做手指操,通过简单的动作促进老人的健康。

理论课上,旅游管理专业2024级一班的潘宇翔播放五四运动相关视频,生动再现了青年学子为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奋起反抗的艰辛历程。志愿者结合视频内容,详细地给依泽小学的学生们介绍五四运动中像陈独秀、李大钊等重要人物的事迹与贡献,让孩子们对五四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聆听主讲人的介绍。
在互动环节,志愿者们提出一些关于五四运动的问题,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课后,宋涵小朋友兴奋地说:“我以后也要像这些英雄一样,为国家做贡献。”
理论讲解环节过后,孩子们迎来实践课——纸扇绘画。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在纸扇上勾勒出一个个生动可爱的Q版人物形象。有的小朋友画的李大钊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手里拿着书本,显得睿智而深沉;有的小朋友画的陈独秀则穿着长衫,一副儒者风范;还有小朋友画的鲁迅留着一字眉,昂首挺胸,充满自信。这些充满童趣的画作,不仅体现同学们对英雄的敬仰,还展现他们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在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带上旗帜,于早上8时共同进入独秀园。这座纪念园占地1.37平方公里,由墓冢、纪念馆和雕塑群构成,记录着陈独秀这位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一生。

步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浮雕《惊雷》,刻画着1919年风云激荡的觉醒年代。沿着墓道向前,尽头是他的铜像——身着西服,手持书卷,目光如炬。铜像左右两侧各安放一块来自大别山的天然巨石,分别镌刻着陈独秀毕生追求的“民主”与“科学”四个大字。前方《新青年》碑刻恢宏肃穆。墓区是园区的核心,洁白的汉白玉墓冢庄重肃穆,黑色花岗岩墓碑仅刻“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大字。见此景象,地理科学专业2024级(2)班的张子涵不禁感叹:“陈独秀先生高举新思想旗帜,播洒文学革命火种,我们应当向他学习,担当国家大任。”
纪念馆以编年体例展开,分四部分展现他的一生:早年反帝爱国、五四时期引领思潮、建党伟业中的关键角色,以及晚年困顿仍心系抗战。馆藏实物百余件、图片三百余幅,还原这位复杂历史人物的真实轨迹。在参观完陈列馆后,志愿者们在馆外进行陈独秀的诗词朗诵活动。“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之最好年华也……”志愿者们齐声朗读陈独秀先生在《敬告青年》的这段话,现场很多人深受感染,纷纷鼓掌称赞。
此次青年志愿者活动内容多样,从爱心敬老到纸扇绘画再到独秀园红色文章朗诵,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展现出青年大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后期红太阳志愿者服务团将继续开展更多青年志愿者活动,传承五四精神,做新时代好青年。(于敏佳、梁为伟、乐沁怡/文,王道香、方正秀、魏珊珊/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