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清华附中合肥学校 X22 级全体师生踏上了春日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活动以“科技 + 匠心”为主题,学生们走进蔚来汽车工厂与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徽州微景观造园馆,通过亲身实践,深入感悟“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蔚来汽车工厂,一场别开生面的“匠心课堂”拉开帷幕。同学们首先来到自动化程度极高的车身车间,目睹了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完成焊接作业的场景,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对生产效率的巨大革新。
随后,大家走进全铝车身展示厅,近距离领略国内独立研发量产的轻量化全铝车身,深刻体会到材料创新带来的技术突破。工程师们对工艺细节的严苛把控,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精准、专注、创新”的匠人基因。
在 MG 造车总装车间,同学们迎来了一场“汽车设计师”实践课。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协作,拿起工具和零件,亲手组装小车。当一辆辆小车成功跑起来时,同学们的欢呼声响彻整个车间,他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把创意变成现实,需要千百次的校准与坚持”。
报告厅环节,讲解员从汽车发展史讲起,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为例,讲述了从研发到量产的艰辛历程。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匠人们“十年磨一剑”的执着与坚守,这让同学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午后,研学队伍来到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这里不仅是毗邻巢湖北岸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还是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同学们化身“小小园艺师”,开启了徽州微景观搭建之旅。

在理论学习区,导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揭秘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将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巧妙搭配,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从平面图到景观图,导师详细介绍了搭建的工具和方法,并结合徽州文化,讲解了建筑所寄托的人文内涵,如“回字形长廊”寓意着“回家”,家永远是徽州人心中的精神原乡。
在合作搭建区,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微景观创作。从测量放线、地形塑造到植物栽种、建筑搭建,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准配合。有的小组为确保回字形透水砖、青石板能够平整,反复用标尺校准;有的团队为保证旱吸符合形状要求,植物选择恰当,进行反复比对。一位学生的“专业”建议 —— “这里的景观石需要倾斜一些,才更符合山的形状”,赢得了同伴们的认同。专注的神情、严谨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在少年身上的萌芽。
课程最后设置了评审环节,由专业园艺师从“设计创意、工艺精度、生态理念”等维度评选优秀作品。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今日的收获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导师在总结中强调:“徽派园林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匠人‘慢工出细活’的结晶。今天你们在方寸之间的雕琢,正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传承。”
从智能工厂到生态园林,从科技前沿到文化根脉,这场春日研学不仅是一次时空跨越的旅程,更是一次精神成长的洗礼。愿少年们带着这份对“匠心”的感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专注致匠心,以创新致未来。(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