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义务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立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人口变化带来新挑战的背景下,安徽省见识早、站位高、行动快,全面启动皖北教育优质资源扩容部署。针对城乡、区域、校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淮南市以安徽省优质扩容工程为总抓手,借政策东风积极破解“三挤三剩”教育困局。
借优质扩容提质量,破“局部挤、整体剩”困局。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63所(其中城区100所、镇区162所、乡村3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达368359人(其中城区119087人、镇区165717人、乡村83555人)。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基础教育学位需求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优质学校学位仍是一位难求。以淮南市田家庵区为例,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超过3000人的学校有5所,而在校学生低于200人的有9所。针对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均出现“局部挤、整体剩”的问题,为满足“上好学”需求,淮南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新时代优质特色学校”创建发展为载体,推动义务教育学校以特色促优质发展。以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为突破口,坚持“质量为本、优质均衡”的价值追求,激发学校内涵发展活力。按照“抓特色项目—建特色学校—创特色品牌学校”的发展路径,把特色创建建立在科学、与时俱进且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举措上,促使学校不断超越、创新发展。2020年以来,全市新创建各类特色小学32所、新时代优质特色初中23所,覆盖全市所有县区,为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扩容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学区化背景下特色办学共同体建设,推进市域内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在大通区上窑学区,以淮南十二中“养成教育”办学特色为纽带,统筹推进学区特色办学共同体建设。学区内中小学校采取轮值机制、帮扶机制、共享机制,注重小初衔接,通过一体化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探索共同体内骨干教师走班上课、学区内学校教学资源共享、联合开展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强化学区化背景下办学共同体探索,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扩容提供了有益借鉴。
借优质扩容谋布局,破“先拥挤、后过剩”困局。统计显示,2017-2022年期间,全市在园幼儿数基本保持在10万人左右。2023年,全市在园幼儿数出现明显下降,在园幼儿仅76219人,幼儿园学位已经出现过剩。学龄人口变化的梯次推移性将逐步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破解“先拥挤、后过剩”困局,淮南市优先布局优质学校。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淮南中小学布点规划(2022-2026)》,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用地资源存量,提高学校建设水平和标准,建立完整均衡的布局体系,发挥中小学布点规划的导向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和教育学段分布基本平衡。加强新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在高新区新建5所、扩建2所义务教育学校;在田家庵区新建2所、扩建3所义务教育学校;加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指导各县区建设好乡镇和中心村义务教育学校,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全力打造优质师资。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长为重点,以构建专业发展平台为依托,为本市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教师校长队伍。在市级专项培训中开设新优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并计划组织新优质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开展市级“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遴选第一批名师培养对象158名、名班主任培养对象100名、名校长培养对象35名,培养周期为3年,2024年预算培训资金80万元。积极引入上海闵行区优质教育资源,先后选派34名优秀教师赴闵行区跟岗学习交流,邀请闵行区26名教育专家来淮进行送教送培,每年选派不少于 100名教师校长赴闵行区进行培训,已累计选派培训314人次。
借好优质扩容政策东风,破“城镇挤、农村剩”困局。受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全市学龄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城镇挤”“乡村空”,部分地方城镇学位供给压力大于乡村学位富余现象并存。在城镇内部,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产业或功能布局区、城市发展新区等学龄人口聚集,教育资源不堪重负,超负荷艰难运行;老城区学校密集但人口净流出,生源呈逐渐萎缩趋势,加上设施陈旧,办学规模不断减小,学位富余甚至闲置。“城镇挤农村剩”已成为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淮南市紧紧抓住安徽省皖北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政策布局,全面落实省皖北优质扩容工程整体要求,聚焦辐射引领,实施义务教育扩优专项行动,强化集团化办学探索。全市以“1+N”模式,采取紧密型、托管型、协作型、混合型等类型运行管理机制。全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紧密型集团7个、协作帮扶型集团12个、托管型集团1个。在人口快速流入的高新区,全面推动高新区集团化办学落地见效。以淮南实验中学山南第一中学和淮师附小山南校区为核心,打造紧密一体型教育集团,并和泉山湖中学等学校形成发展联盟,对玉兰小学等较薄弱学校进行联盟帮扶。在全面贯彻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过程中,通过省内外强校设立分校、委托管理等形式,加强与高校、名校合作,实现全市薄弱学校帮扶全覆盖。在学位紧张的区域,先后引入安师大教育集团、北师大教育教团、合肥五十中等市域外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覆盖面。用好载体,抓好安庆-淮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结对合作协议项目,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与淮南师范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利用师范类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源,通过教师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协同教研的探索与实践,开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共同推进“淮南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李韦遴、吴晨/文)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