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12月6日,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建设推进暨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成立大会在新站区召开。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正式揭牌。合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保智,合肥(新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部(部长)、人事组织局(局长)张雪,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张艺国,合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张弦出席成立大会。牵头院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杰才主持大会,党委副书记、校长檀明作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工作报告。
会上,王保智、张艺国为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揭牌,随后分别进行了四个共同体(联盟)的授牌仪式。檀明主持“校企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构想”系列主题报告——相关企业分别作《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打造人才共育新典范》《产教融合,智享养老》《合肥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教联盟》《AI课程助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主题报告。合肥大学作《合肥现代职业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主题报告。二级教授丁金昌作《推进产教融合 实现校企共赢》专题讲座。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是由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依托园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学校、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企业组建成立。联合体按照“一体两园三平台四联盟”整体思路进行建设规划,即:“一体”指“联合体”;“两园”指“金寨路双创园区”和“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平台”指“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平台”、“现代职业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联合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四联盟”指四个产教联盟,即“合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教联盟”、“合肥新型储能产业产教联盟”、“合肥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产教联盟”、“合肥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教联盟”,旨在全面推进学校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五大关键要素改革,不断深化多主体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成立相关工作由市教育局、市发改委指导支持,由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康养(安徽)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合肥市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共同成立,意在推进职业教育与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产业、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产业、新型显示及集成电路产业及新型储能产业的深度融合。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抓手,也是加快合肥市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合肥以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出台后,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积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优势资源,持续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顶层布局、平台搭建、政策保障、机制创新等工作,全面打造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互动新格局、新生态。
此次四大产教联盟的成立,是合肥市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的具体实施,新站区管委会,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各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将以四大联盟成立为契机,坚定不移把建设高质量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深化合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推动产教联合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结出硕果。
未来,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将增强合作,发挥作用,以产业聚合为契机,推进产教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将发挥好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的产教融合的“粘合剂”作用、促进多方合作的“催化剂”作用、促进人才流动的“润滑剂”作用,进一步加强校政、校行和校企之间的联动,实现共商共治、共建共赢,共同打造职教改革新路径、产教融合新标杆、人才培育新模式,全面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以集聚效应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围绕国家和合肥区域发展战略,把产教融合体四大联盟建成人才培养培训的标杆,建成多方共生共长的标杆,结合合肥市“6+5+X”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专业布局与合肥产业结构紧密联系,打通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员工培训等链条,不断加强产教联合体建设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样板;将紧密围绕深化多主体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中心任务,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把联合体内的教育、科技人才畅通无阻地流动起来,把联合体内的教育、生产要素更好地优化组织起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5年,联合体及四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具体工作将从党建结对共建、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共建校企特色试点班、开发紧跟产业发展的教学资源、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成立联盟的产业研究所、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组织横向课题研究、 推进企业导师进校园、推动学校教师赴企业、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开展职业员工和社会化培训、探索校企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深入具体展开。(杨璨 宋铂)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