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再过几天,大家将迎来三天的清明节小长假。不过,有些人下周可以连续放假七天。3月24日,安徽省一所高校发布放假通知,下周将连续给全体师生放春假一周,让不少人心生羡慕。虽然国内不少学校推行春假,但若想全国统一推行却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安徽一高校下周全校师生放一周春假
3月24日,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发布了一则《关于“泛美春假”的放假通知》,学院决定3月31日-4月6日全校放假,连续七天。这也引起不少人羡慕。
“我们是安徽省首个放春假的高校。2019年以来,已经连续放春假七年了。”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有关人士向合新闻记者表示,“放春假,并不等于放任撒欢,或者在寝室睡觉、打游戏。”
学院号召所有师生,放下书本,所有员工,放下工作,抛却烦忧,带上家人,带上爱侣,呼朋引伴,去揽万里山河胜景,抒胸中澎湃激情。围绕春假的具体安排,学院给全体师生提出几点期望。
无论是沉浸赏花的惬意、体验恋爱的美好,还是献花于先祖英烈墓前、无人机空中赏春、与AI共创作品、了解非遗技艺、参与社会实践、品尝中华美食等,都将赋予这个春假不同的意义。
有关人士向合新闻记者表示,通过放春假,不仅让师生们拥有了更多与自然亲近、与爱人相伴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文旅消费,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创办于2021年,位于宿州市宿马现代产业园区,是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在籍学生近4000人。合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校是四川泛美教育投资集团旗下10所航空院校之一。今年也是这家教育集团旗下各院校放春假的第七个年头。
支持声背后,部分家长也有一些现实顾虑
如何看待,学校放春秋假的意义?
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高级教师李长娟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绝不仅仅是通过课堂和书本学习获得,也包括到博物馆、图书馆、大自然中去学习。“有条件的地方,让中小学生放春秋假是有助于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在李长娟看来,设置春秋假有助于平衡好学习、生活、休闲之间的关系。适当放松,放缓一些节奏,这对于社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都很有益。
不过,合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一片支持声的背后,也有人表达了顾虑,尤其是针对中小学推行“春秋假”。
“会不会耽误孩子学习?”在部分中小学存在中高考升学压力下,有些学生家长担忧,“放春秋假会乱了教学进度”。
“孩子放假,自己不能休假,还是没法出游。”在企事业单位还没有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情况下,也存在学生已放假、家长在上班的情况。
去年9月,在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一份名为《建议取消杭州市主城区学生的春假秋假》的信件引起了不少关注。
“考虑一下双职工多孩的家庭,孩子们放秋假,那么孩子父母单位是否也能同时放秋假?”这位家长就呼吁,如果孩子放假在家,父母在上班,孩子在家的安全问题谁来确保?
全国多地实施春假,有的地方已经推行20年
合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安徽省外,也有一些高校和中小学最近相继发布了关于春假的通知。
3月17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宣布,将于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鼓励学生放下课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学校表示,春假期间,本科生、研究生停课,不调课、不补课。
3月18日,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25年放春假2天,与清明假期相加,可连休5天(4月7日至8日)。
亲近自然、参加劳动、红色教育、体验生活……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拟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可安排学生以分散或自由组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学校及其团、队组织也可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最早探索放春秋假的城市之一。2004年,杭州率先在全国中小学实行春秋假。那时候,春假时间超长,第一年春假从4月25日放到了5月9日,足足有15天。近期,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钱塘区等城区都发布了今年春假时间安排,有的春假连上五一假期,最多能放9天。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历显示,今年学校计划4月26日至5月4日放春假,连休9天。合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校还曾于去年9月28日至10月6日放秋假,同样也是9天。
“这个学校很贴心。”合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合新闻客户端,不少读者对宿州航空职业学院的做法投来羡慕的眼光,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放下书本,放下工作,感受美好春光!”“我也要给孩子放个假!”
国家层面多次表态鼓励中小学设置春秋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而合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中小学春秋假探索的相关政策依据可追溯至十年前。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提出,在保持全年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鼓励高等学校灵活调整寒暑假安排,并授权地方政府“探索安排中小学春假或秋假”。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在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在“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方面,也提出,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实施春假和秋假管理办法,健全研学旅游课程体系。
最近两年全国两会期间,和“春假”相关的话题都会引发关注和热议。
2023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也曾建议,增设中小学生春秋假,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推进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提出,因地制宜、错峰休假,在全国分步推广“春秋假”制度。3月4日,相关话题冲上了社交媒体热搜。
庞永辉建议,南方地区可考虑将“春假”设在五一假期之前,北方地区“春假”考虑衔接在五一假期之后。未来,再视“春假”执行情况,逐步考虑推行“秋假”制度。
真正走进现实,还需多方协同发力
合肥市旅游协会秘书长朱善荣向合新闻记者表示,全国统一推行学生“春秋假”并非易事,所以“两办”提出的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春假如果可以推广,建议和春季研学时间点相契合。”朱善荣认为,因为时间更自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额外的假期时间,避免寒暑假旅游高峰,它可以促进研学旅行的普及和发展。
朱善荣建议,现在正是各学校推出春季研学旅行的时间段,教育和旅游部门可以共同打造和规范研学教育基地,将春假研学纳入各学校的“田间教育课堂”或是“第二课堂”,让孩子们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增长见识,缓解学业压力。
“让中小学生春秋假真正走进现实,需多方协同发力。”朱善荣认为,首先各地要继续推动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小学放春秋假带来的孩子看护难题。
“中小学春秋假要与整体教学安排无缝对接。”李长娟认为,中小学放春秋假可能会对现行教学计划和进度、考试安排等带来一定影响,校方需要做好统筹安排。
除了家长要破除焦虑心理,李长娟建议,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放春秋假的实施办法,学校在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调整。
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方佳伟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