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批“幼儿园普及普惠区”登上“国榜”,普惠园实现全覆盖了吗?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热点动态   时间:2025-02-21 10:49   收藏   打印

时间:2025-02-21 10:49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榜上有名,这是合肥市首批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两区获得相关认定,是否意味着实现了幼儿园全部普惠,对家长和孩子将有哪些实惠?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教育部门对此进行了解读。

  普惠园覆盖率逐年上升

  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普惠率有多少?

  数据显示,庐阳区现有幼儿园113所、在园幼儿27281人,其中,公办园53所、在园幼儿17910人,普惠性幼儿园108所、在园幼儿26280人。截至2024年底,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5.65%,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6.33%。

  包河区现有幼儿园175所,在园幼儿48924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33272人,公办率达68.01%,位居合肥市前列。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7289人,普惠率达96.66%。

  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合肥市近十年间的公办学位供给在不断增加。

  “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354所,新增公办学位9.2万个,“十四五”期间再新增215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10.5万个。2022-2024年,新增幼儿园数、新增学位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公办园占比从2021年的53.61%上升至2024年65.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89.5%上升至2024年93.6%。

  从数据来看,庐阳区和包河区幼儿园的普惠率均超过了96%,从合肥市来看处于领先水平。

  普及普惠带来“正向循环”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价格实惠的公办园和普惠园一定是孩子上学的第一选择。

  在合肥市包河区,除了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外,还加大了园所的转普力度。去年,该区认定C类普惠性民办园4所,位于滨湖新区的春融苑幼儿园就是其中之一。

  “转普后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春融苑幼儿园园长蔡群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该园从高收费园转为普惠园,保教费从6000多元降到了2400元,“这让我们在保证教育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吸引了更多家长,生源也一下增加到800多人。”

  蔡群介绍说,特别是对于很多二孩家庭来说,学前教育的费用是很大的负担。而现在,周边的家长和孩子可以用较低的费用享受到优质教育,让我们被更多家长认可,这就激励我们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形成了正向循环,“可以说是普惠而不普通。”

  记者从包河区教体局了解到,近年来,包河区确立“公益为主、公平为主、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区域内幼儿园办园质量和水平,提升家长、社会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2025年,该区将继续坚持均衡发展,全力增加资源供给。幼儿园新增学位1890个,公办率达70%以上;增加托位供给,鼓励支持幼儿园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全区30%以上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普惠性托位达1600余个。

  同时,注重培训研究,继续开展保育员、骨干教师、保健医等岗位人员分层培训,推动11个教研片区指导作用,深化教研改革,不断提升保教水平。

  普及普惠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快乐童年,我们着力构建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新格局。”庐阳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庐阳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余所,新增公办学位5925个。与此同时,积极强化教育培训,制定全区幼儿园教师综合素养大练兵实施方案,实现公办、民办幼儿园全园参与。开展“影子园长”跟岗学习,将民办园园长派至省市一类园跟岗学习,省市一类园委派业务园长到民办园开展业务指导,实现“双向互动”。

  该负责人表示,庐阳区始终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努力探索具有庐阳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该区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现“三园两覆盖”,即辖区适龄幼儿入就近园、放心园、优质园,实现区域内普惠园全覆盖、联盟协同发展全覆盖。

  以获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为契机,下一步,庐阳区将进一步加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强化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科学育儿体系,瞄准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第一方阵,奋力打造“优·善·慈爱”的庐阳学前教育新品牌。

  普及普惠解好学前教育难题

  为何实现了普惠园全覆盖,而覆盖率却不是100%?

  合肥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向大皖新闻记者解释,这是由于合肥市对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外,也坚持多元化办学的原则。要满足不同人群的社会需求,既有平价实惠、具有性价比的普惠教育,也需要有高端的学校满足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需求。“因此这一数值不会达到100%,但我们一定是要先满足绝大多数的需求,提供普惠且优质的教育。”

  除了增加供给外,普及普惠带来的,应该是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幼儿园按照“两教一保”要求配齐教师,开展幼儿园(含民办)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按照“一园一案”打造特色延时服务活动课程体系,探索出快乐故事、科学实验、积木建构、混龄运动等精彩活动。开展幼儿园延时服务,全市延时服务参与幼儿4.9万人,实现幼儿园和有需要的幼儿“两个”100%全覆盖。

  同时,设立市级财政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021—2024年累计投入14.9亿元,用于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等项目。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一直将学前教育视为重中之重,始终秉持“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着力破解托育、入园、接娃“三难”。

  按照计划,2025年,合肥将实现公办园占比达到70%以上,普惠园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姚一鸣

来源:大皖新闻 编辑: 吴春红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红色黑板报”主题创作活动

宿松县复兴镇中心小学开展春季传染病防...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2025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